这是来自传说中的“大师姐”——如此从容的投稿。她得此称呼可以说名不虚传:无论从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情感,她都堪称“榜样”。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习永不止步,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情感炽烈而忠贞。源渠老师如此评价她:拥有这样性格的女孩子,命运一定不会差!而她自己说:“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己所有过想过的生活。”
“写自己的心路历程,需要时机,而此刻刚刚好。”读他人的经验之谈,也需要机缘,而此刻,刚刚好。希望她的慷慨分享能对你有所触动,希望你的公职之路和生活也能如此从容。
在工作日志上写下“12月15日,周五,第五周”之后忽然意识到已经来北京已经超过一个月了, 清晰的记得第一天来北京,热情的舍友向我介绍宿舍的情况;也清晰的记得到单位后同司长见了面,她跟我聊了许多,叮嘱我多学习,同同事好好相处,努力工作;更清晰地记得在第二周的周末,源渠老师给我接风,还送我珍贵的党的十九大首日封……
写这篇文章,源渠老师是在两个月前就跟我约好了的,他说写自己的心路历程,需要时机,你现在的时机刚刚好,等时间太久了,就没写的心情了。我深感认同。只不过在北京这边公示结束后到正式报到前,给我留下的工作交接及处理私事的时间比较短,加上那个时候跟我先生正是热恋期,根本没时间写啊!哈哈……报到之后,每天都在尽力适应北京的工作规则、生活方式,也没有完全静下心来去认真想一想,写一写。主要是我考虑我做一名还很新鲜的中央遴选过来人,我需要去找一个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感受来鼓励、引导、帮助一些基层的小伙伴,因为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用真心、负责任,才能真正做好,写文章也一样。
其实,直到今天敲打键盘,那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才减轻了一些。之前的一个月,无论是面对新单位新同事,还是望向街头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群,亦或是下班后夹在人潮拥挤的地铁之中,或者是躺在宿舍一米二的小床上无比思念家中的大床……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真实与幻想中交织着,脑中时不时会冒出“这一切都是真的嘛?”的想法……
前几天老师做了三节公开课,都已经推送到公众号了,最近很忙,没时间听完,但是我相信你们提的问题老师在公开课都有解答的,我今天主要就简单谈一谈我准备遴选的心路历程,不谈技巧。
其实今年我是连续第四年考中央遴选了,2014年、2015年就是完全没有上心,自身储备的也欠缺,两年分数基本上就是六十五六分,考不上也没觉得失落。真正让我心态发生变化的是去年,当时考虑自己年龄大了,而且单身,是时候换一个平台了。于是自己就准备了不到一个月,也没怎么下力气,就是态度上认真了一些,后来进了面试了,还兴师动众的报了一对一辅导班,结果面试还是被刷下来了。现在回过头想一想,被刷下来就对了,那个时候的自己,根本就不是知道这种面试是干什么的,他们想要什么样的人,怎样恰如其分的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从根源上说,我那时候认不清自己,又怎么能被考官相中呢?
但是,这次面试经历是推动我今年接着考,而且要认真考的一个直接原因。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个人年龄以及发展遇到瓶颈问题,作为一名女同志,在一个中部省份的经济不发达的县城,很少超过三十岁还没有结婚的,尤其是在体制内,每天被人用一种你不结婚不正常的异样眼光包围着,那种感觉相信在基层的很对女孩子都深有感触。我心里想的“三观一致”“两情相悦”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你有毛病”“要求还真高”之类的不符合他们婚姻观的想法。个人工作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期。我出身农民,是家里第一个读大学的,又是第一个考上公务员的,父亲早逝,母亲是文盲,所以虽然进了体制内,但是除了我自己的努力,是没有任何外力可以依靠的,我很清楚这一点,从副科到正科这一步,在基层来讲,因为各单位职数限制,想要跨越很难。综合分析以上情况之后,我明白了只有考试这一条路可以改变工作和生活的现状。
这是唯一一条我可以自己掌控自己命运的一条路,就这个问题我跟妈妈,还有几位好朋友进行过讨论,他们特别支持我。所以,5月10日公告一出,我就选了一个合适的职位报了名,第二天就进入了备考状态。
关于备考,学习内容和方法大家乖乖的听源渠老师的话就好了,我不再多讲,我主要分享一下我的备考方法和时间问题。其实这种遴选考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常的积累,包括思维方式、格局意识、文字功底、逻辑能力等,但是考试前有计划的冲刺复习也是很有效的(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我主要是运气好,才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哈哈)。
一是制定计划。我把5月11日至6月24日分成了四个阶段:全面复习阶段(20天)、强化巩固阶段(10天)、冲刺提升阶段(10天左右)、自我押题阶段(5天左右)。为了随时进行记录和自我监督评估,我制作了一张45天复习计划表,表中包含十几项内容,我简单分享几个。
1、时政热点。各级的遴选都是围绕某些时政热点出题的,所以,掌握时政热点是最关键的。自己梳理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时政热点,基本上20个左右就差不多了。每天复习两个,我的方法是循环叠加法,也就是5月11日任务是复习热点1、2,5月12日复习热点2、3……如此循环,第一个阶段的20天把所有的热点都复习到了。这个阶段对热点的复习就是理解熟悉内涵、外延,以及涉及的方针政策,重要文件、事件,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依据的理论基础等等。
2、听新闻。备考期间千万不要闭门造车,与世隔绝,一定要时时关注最新的时政热点。我一般就是早上七点起床,边洗漱化妆边听“朝闻天下”,开车上下班途中会听“中国之声”。我平时很少看娱乐综艺节目,平时跟朋友聊天的话,我就用自己无意间浏览的关于各种综艺节目的评论新闻什么的,对于聊天来讲,够用了。家里电视基本上常年锁定在CCTV13或者CCTV1,早上听朝闻天下,中午是午间新闻和今日说法,晚上有时间就是新闻联播;车里广播就是“中国之声”,广播里面的评论员对一些时政热点或者事件的点评很好,客观、理性、有理论高度,会对我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一些重要启发,很受用。
3、录音。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比如我们离不开的手机,手机录音是以为好朋友推荐的学习方法。我会把我认为经典的,重要的一些文章、段落朗读一遍,用手机录音保存,闲暇时候反复听,强化记忆,培养语感。这对于平时比较忙且离不开手机的我们,是很有效的一个方法,有理由充分利用闲散时间。
4、做真题。其实,不管是大家都经历过的高考,还是很多人没有经历过的遴选,真题很重要。尽可能搜集所有能搜集到的真题,坚持工作日每天至少做几小道,周末做2份完整的真题(至于真题哪里找,如果你报了老师的辅导班,这个问题你都不用担心)。按照真题规定的时间来做,不过因为一般总能找到的真题都是回忆版的,资料较少,所以整体坐下来,我个人感觉会用不了那么对时间,这个自己灵活把握就行,关键是训练答题感觉。尽量用和答题卡接近的格格纸来作答,可以去文具店买中小学生用的作文本,挺实用的。
5、写作文。在遴选考试中,作文往往占了40%-50%的分值,有的省、市甚至考试只让写一篇作文(领导讲话稿、调研报告等),足以见得它的重要性。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周至少写3篇作文,1篇放在周一到周五的中午或者晚上,另外2篇放在周末做整套真题时候完成。内容尽量写中央、各省、地级市等遴选的真题,不要自己去想,因为这样会下意识的避开自己不熟悉的方面,不利于提高。
6、自我监督打分。之所以有这一项,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惰性比较大,做事情容易三分钟热度,所以,在表格最后一栏,我加了“打分”,满分100分,如果按要求高质量完成一天的任务,我会给自己打95分,作为自我激励。考试结束后,我翻看自己的打分情况,发现从60分到95分,每个分数段都有,说明我完成的还是不是太好。
二是实施计划。这里面我想分享一下几个关系。
第一个是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我平时工作很忙,具体忙到什么程度,我给大家描述一下: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是备忘一下一天的各项工作,往往都在一二十件;每天工作上的手机通话记录都在100条以上,最多的时候200多条;每天工作时间奔波的步数都在5000-10000步;每周各种会议不低于五六个;领导交办的事情,我基本上就是能当场落实的就当场落实,不出领导办公室就向领导回复,不能当场落实的一般不过夜,特殊情况的也会及时跟进处理。所以,我平时能利用的学习时间基本上只有不加班的中午和晚上了。因为在县里,中午午休时间比较长,计划开始后,我连续45天几乎没做饭,我把做饭的时间节省下来做题。中午下班后会叫外卖,完后开始做题或者写作文,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外卖也刚好到家了。所以,在考试后,我很长时间不吃外卖,原因大家懂得……
第二个关系是学习与运动的关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一点没错。还有一句话,运动使人心情愉悦。备考期间很枯燥,经常会出现状态低落、效果不佳的情况,这个时候运动就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我在备考期间每天坚持跑步、跳绳或者其他室内运动,有时候会去爬山、散步。当你浑身冒汗的时候,是特别有成就感的,同时那些不愉快的情绪就会被排出去,当你再度投入学习之中,效率就上去了。
第三个关系是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有次周六,上午复习完之后,状态不是太好,就果断约了一位好朋友去爬山,上去之后各种拍美照,心情立马恢复,晚饭后继续复习,效果甚好。
第三个是学习与娱乐的关系。时间都是相对的,你用在了这里,其他地方就会减少。所以,我在备考期间谢绝了所有的聚会、宴请等娱乐活动,这其实挺难的,因为有一些饭局挺重要的,他们总会说一些看似你拒绝不了的理由,说服你参加。我也动摇过,有一些诸如“反正就一顿饭而已,吃过了再学也行吧”,可是后来我硬生生坚持住了,我问自己 “你还记得你的目标吗?” “你清楚你的现状吗?你知道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吗?”之类的问题,然后,拒绝这些活动。现在想一想,挺感激那时候的自己,虽然这决定不了最终的结局,但是却磨练了我的心性,促使了我的成长。
三是注重反思总结。曾子还每日三省其身,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备考期间,一方面是对日常工作的反思总结。事前、事中、事后,我们都要进行思考总结,特别是在自己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更应该反思总结,这样才会进步。另一方面是对自己学习情况的反思总结。除了上面提到的简单粗暴的打分法,更重要的是针对每天的复习内容,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分析、总结、反思,最好形成文字经验,逐条写下来,时不时的提醒自己一下。
四是如何利用时间等问题。我复习期间对时间的利用基本达到了最大限度:开车时候除了听新闻,就是听手机录音;运动时候也是如此;工作开会期间,在不影响正常工作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带着学习资料或者学习笔记到会场;学习累了,在家中打扫卫生,洗衣服的时候,也是打开电视或者手机听“新闻1+1”之类的节目。备考期间回过一次老家,到家之后吃了顿妈妈包的饺子,然后就满血复活的回来继续奋斗。另外,我专门准备了一个耐磨的笔记本和公文包,笔记本有A4纸的一半大小,用来记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公文包代替了我的时尚小挎包,用来装我的笔记本,及其他学习资料,每天就是提着公文包上下班,同事们都笑我说作为女士,挎包怎么能这么简单,其实他们不知道那里面可都是我的宝贝。
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希望大家没有看到要吐。最后祝愿大家在源渠老师的引导下,不忘初心,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