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遴选范文/一篇遴选大作文的华丽转身/
一篇遴选大作文的华丽转身
2019-05-22 12:44:441818浏览


微信图片_20190522113004.jpg


 策论文写作


毫无疑问,策论文正在成为遴选考试越来越青睐的压轴题目,然而由于平时接触较少,很多朋友对策论文的特征和写法并不十分了解,这就导致写出的文章虽然打着策论文的旗号,却免不了挂羊头卖狗肉,陷入空泛喊口号的误区,难以体现策论文的文体价值。这里,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用庖丁解牛的方法和大家探讨一下策论文写作的注意点,供大家备考参考。


【题目】

中央要求,党员干部要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敢于亮剑、善于斗争,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根据材料一完成以下两题:

1. 请以“增强斗争精神 强化政治担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 请以“战士与绅士”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点评】

这道题目设置了两个问题,意在比较策论文和政论文在命题思路上的区别。实践中将政论文和策论文混淆不清的情况很多,这是导致大作文“一招死”的致命缺陷。当然关于政论文和策论文的探讨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重点说的是策论文怎么写,因此重点讨论第一个题目。让我们先看一篇考生习作,该文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在50分题目中可得42分左右。



增强斗争精神 强化政治担当


原文: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政治担当并不是与生俱来,是在马克思“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使命中诞生,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巩固。一个“谋”字,形象地告诉了我们结果不会从天而降,过程不会和风细雨。   


原文点评:第一段开篇点题,很有气势,遗憾的是未能就“斗争精神”这一题目中的核心词汇进行解读,只提“政治担当”略显偏颇。


修改后:党的十九大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政治担当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马克思们“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高尚情怀,是李大钊们为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义无反顾,是焦裕禄们“但愿苍生俱宝暖”的筚路蓝缕,更应该是新时代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素养品格。政治担当不会从天而降,也不可能和风细雨,没有强烈的斗争精神根本无从谈起。


修改后点评:主要改动有二:一是将原来两句的举例,增加为三句,形成由远及近的历史脉络,给人以宏大的时代感,凸显排比句气势;二是结尾处点题,将政治担当与斗争精神结合在一起,回扣了本文主题。


原文:当前,从国内层面来看,经济领域的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压力集聚并存、社会领域的民生建设与利益调整任务复杂繁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尖锐复杂,各个领域都存在新老问题交织的多重情况;而从国际层面来看,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格局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中,中国的崛起拨动了国际霸权主义和敌对势力的神经,从而使他们加大了对我国发展的遏制和干扰力度,我们面临的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复杂繁重。然而,在思想上,消极懈怠得过且过者有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有之;在行动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甚至违法乱纪者有之。面对困难挑战,“狭路相逢勇者胜”,唯有发扬斗争精神,勇于同不良风气不良行为做斗争,才能切实强化政治担当。


原文点评:分析问题从宏观讲到微观,以大环境面临的风险和个体层面的问题形成对照,凸显了文章主题。不足之处在于分析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时,并非都是与本文相关的“斗争精神”“政治担当”方面的问题,产生了文章的游离感,降低了论述精准性。


修改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方面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增强斗争精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了我们掷地有声的回答。当前,国内经济领域的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压力集聚并存、社会领域的民生建设与利益调整任务复杂繁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尖锐复杂,各个领域都存在新老问题交织的多重情况;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崛起拨动了国际霸权主义和敌对势力的神经,使他们加大了对我国发展的遏制和干扰力度,我们面临的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复杂繁重。然而,党员干部中认为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者有之,消极懈怠、得过且过者有之,遇困难绕道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有之,居功自傲、对错误言论和行为睁一眼闭一眼甚至纵容包庇者有之,打着实干旗号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之实者有之。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不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不仅难以完成“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有被葬送的危险!


修改后点评:修改之处有二:一是仍然以“斗争精神”为论述核心,抛出问题“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斗争精神”,这实际上也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二是关于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列举了居功自傲、得过且过、知难而退、纵容包庇、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情况,这些情况无一例外都与缺乏斗争精神和政治担当有关。内容更加丰富,问题更加精准和全面,使本文的立论更加牢固,为后文奠定了基础。


原文:提升理论素养是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的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应对新时代新挑战的强大武器。首先,以“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响应号召,主动学、认真学党规党章,学系列讲话,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不断跟进学,领会掌握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其次,以“学习强国”为平台,学习“新思想”,研读重要讲话、重要文章;学习“党史”,以史为鉴、以史明智;学习“时评”,保持时政敏感度、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思考”,用他人思想的光辉照亮自己的学习之路。再次,学贵有恒,要坚持不断地学理论、记笔记、写心得,把学过的内容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理论素养。


原文点评:本段主题是准确的,观点可以成立,也有分层次的意识,逻辑很清晰。问题在于所列的提升理论素养的措施只是单纯讲了如何提升理论素养,而与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完全割裂开来。这是策论文写作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即自说自话,抛弃论题。虽然洋洋洒洒写了许多措施,但始终没有聚焦到论题上。


修改后:提升理论素养是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的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应对新时代新挑战的强大武器。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必须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切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做到“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国内和国外两个场域,深刻领会我国的历史方位、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深刻领会我们党自身建设的正反经验、制度优势和现实挑战,不断强化斗争和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斗争必胜的信心。要以“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学习强国”等平台为阵地,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不断跟进学,培养理论学习兴趣,拓展理论思维视野,努力把理论学习融入工作生活方方面面,以理论的力量助推斗争能力的提升。理论学习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增强“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践行“两个坚决维护”上,这是我们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的思想基础和行动准则。


修改后点评:本部分开始为策论文的“策”的部分,也是精华所在。改动较大的地方是具体措施的内容。修改后提出的措施更加宏观,同时都指向“斗争精神”“政治担当”这两个核心词,这样才能把小标题中“基础”二字阐释清楚,而不是泛泛只说理论学习。达到这种效果需要写作者深层次的思考,建立起现有理论知识和题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否则就会出现自说自话的情况。此乃策论文写作中的大忌!


原文:勇于斗争实践是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的关键。“刀在石上练,人在事上磨”,“岁月静好”“与世无争”养不出斗争精神。勇于同消极懈怠的工作作风作斗争,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毕定有我”的干事创业的热情;勇于同各种困难作斗争,保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勇于同麻木不仁的社会风气做斗争,保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


       严格自我约束是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的保障。无数事例表明,思想的滑坡、事业的失败甚至身陷囹圄,都是从放松自我要求开始的,我们必须防微杜渐。首先,在思想上,要严格自我约束,强化自省之心 ,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时刻用党章党规党纪、共产党员标准和党的干部条件要求自己,带头践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廉洁自律准则;其次,在行动上,要以“为民造福”为自己干事创业、行政用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敬畏舆论”之心,行“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之实;再次,严格的自我约束包括对自己,也包括对亲人和朋友,带头做好家风建设的表率,勇于同“夫妻店”“父子兵”“兄弟连”等不良现象做斗争,才能保持忠诚干净担当。


原文点评:这两段问题与前面相同,只是泛泛讲了勇于斗争实践、严格自我约束应该怎么做,却没有写清楚如何通过自我约束来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


修改后:投身斗争实践是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的关键。“刀在石上练,人在事上磨”,“岁月静好”“与世无争”养不出斗争精神,“真正的猛士”必须直面“淋漓的鲜血”。要时刻牢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履行党员义务的应有之意。要勇于同破坏政治生态的歪风邪气作斗争,同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的造谣生事者作斗争,同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权益的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同一切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作斗争,决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者当“和事老”“清谈客”。要讲究斗争策略,总结斗争经验,在斗争实践中增强担当能力、提升党性修养、锤炼政治品格。


      严格自我约束是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的前提。常言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只有做到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心底无私天地宽,开展斗争、担当使命才能胸怀坦荡、充满底气;反之,如果表面上口号喊得震天响,背地里却干一些蝇营狗苟见不得人的勾当,即使斗争也只能是表演出来的“斗争”。实践中腐败分子刚讲完反腐倡廉,自己就身陷囹圄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必须以自身的绝对过硬为前提。要同自身欲望斗争,洁身自好、清心寡欲,把功名利禄看得淡一些,把自身名节看得重一些,培养高雅情趣,崇尚简约生活,不做金钱和权力的奴隶。要同外在诱惑斗争,心明如镜、头脑清醒,始终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火眼金睛看穿各种糖衣炮弹和美女画皮,确保不被俘获。要时刻牢记纪律红线不可破、规矩底线不可越,着力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以恶小而为之,真正做到慎微慎初、防微杜渐。尤其要注意的是,严格的自我约束包括对自己,也包括对亲朋好友,要勇于同“夫妻店”“父子兵”“兄弟连”等不良现象做斗争,带头做好家风建设的表率。


修改后点评:关于投身斗争实践的内容,原文是横向思维,直接分情况谈了“与谁斗争”,修改后将“与谁斗争”的内容合并为第二个小层次,同时增加“斗争意识”“斗争策略”这两个纵向逻辑的措施,使文章论述更加厚实,可读性增强。关于严格自我约束的内容,则仍然强调与“斗争”的关系,即只有自我约束严格才能更好斗争、更好担当。后面的与欲望斗争、与诱惑斗争、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斗争、与不良家风斗争也就可以自圆其说了。


原文:“斗争精神”历久弥新。陈希同志在全国组工会议上强调,要把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考核考察的重要方面、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监督管理的重要约束。新时代,只有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才能强化政治担当,把我们的“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进向前。


原文点评:结尾段有点仓促,拔高不够,文采不够,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修改后:历经五千年风雨洗礼,穿越七十载岁月蹉跎。在民族复兴的航程上,尽管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却是暗流涌动。在这艘船上,你、我、他,每一名乘船者都不是看客,只有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敢于斗争、敢于担当,才能使中华巨轮中流激水、乘风破浪,以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朝着民族复兴的彼岸破浪前行!


修改后点评:对偶句开篇,比喻句结尾,强调每一名党员干部在民族复兴航程上的使命担当,增加了文章的气势和文采,是一个有高度和力度的“豹尾”。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希望上面的解析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如果有疑问和意见建议,欢迎留言或者私信交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