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备考策略/资深出题人和阅卷者告诉你如何临时 “抱佛脚” !/
资深出题人和阅卷者告诉你如何临时 “抱佛脚” !
2019-03-14 15:20:492251浏览
假如没有几天就要考试了,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个短暂的冲刺期呢?

我虽然并不主张临时抱佛脚,因为遴选涉及的知识很多,“临时”发力难有大的提升,但是我也认可临考前有重点地突击一下还是会有些收获的。近几天不少考前迷茫的朋友来询问如何“抱佛脚”的问题,想了想,还是结合近期热点和考试重点跟大家聊聊吧。



假如没有几天就要考试了,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个短暂的冲刺期呢?



首先,不要慌乱亦不必焦虑。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冲刺期间的小计划,明确复习重点、时间进度、预期成效,也就是搞清楚自己到底要完成哪些事,使自己的复习有的放矢、有所遵循,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没头苍蝇到处撞,那样只会乱了节奏、慌了阵脚。


第二,不可怠慢亦不能放弃。不管你之前积累得如何、时间如何紧迫,要相信用好最后一点时间还是很有意义的,只要抓住要害各个击破,羽化成蝶还真没准就在这一瞬。所以要充分利用好时间,我甚至建议及时考试当天你坐在公交车上,或者进了考场发试卷之前,有机会的话都可以看一看范文,这个时候的记忆往往最清晰。


第三,不得贪多亦不可偏执。有的朋友说,马上要考试了,怎样能够全方位提高呢?写作基础不好,怎样才能立刻提升写作水平呢?这个实在抱歉,我没有点石成金的能力,我认为这也是不现实的。


事实上,最后这些时间主要还是找重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准备,碰上了算是幸运,碰不上也不必懊恼。但是切不可过于迷恋所谓的押题、密卷,特别是要小心那些答案。对于重点的题目,一定要自己去写、自己去改,做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答案来。


同时要重点思考如何把考试内容和自己掌握的知识建立起有效衔接,使自己在考场上充分发挥水平。比如学习了十九大精神,如何在大作文中体现十九大精神,这是需要好好考虑的。我看到现在市面上许多范文,都还是停留在老一套上,可见写范文者本身没有好好学习十九大精神。


进入新时代了,理论也进入新时代了,我们的话语体系应该更新了,不更新你的知识就已经陈旧了。


下面给大家具体说说应该做哪些事情:


一是研究真题。每一个地方出题都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别是命题思路和题型方面都有许多继承性,所以我们要仔细研究研究真题,看看哪种题型还不太适应,找到合适的思路去应对。


二是找准热点。考试的时效性很强,比如现在全国都在学习十九大精神,毫无疑问近期遴选都会直接考到十九大的内容,那么我们自己就要给自己押题,看看十九大之中哪些内容是热点,结合本地实际哪些内容是重点。

    

比如广东遴选,我们要敏锐地意识到明年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那么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考试很有可能涉及到“改革”“创新”“开放”“实干”等命题,那么我们就要去找一找相关的文献,对此进行准备。


比如天津遴选,当前一个重点关注很显然是京津冀一体化,那么与之相关的比如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转型、产业升级等内容就是我们要重点准备的;


再比如浙江遴选,作为经济强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我们就要重点看一看新发展理念、数字经济、互联网治理、智慧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只是热点,有时候考试会刻意回避这些热点,但是不能因此就不准备这些内容。大家要有重点地看一看近两年本地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党代会报告,找到其中的关键信息。


三是自我模拟。可以进行两次计时模拟测试,题型最好与真正考试的时候一样,如找不到合适的题可自己设计题,也可同伴之间互相出题。重点是临摹考场现实情况,看看自己还有哪方面不足,比如时间分配、文字书写等等。


四是熟记格式。虽然公文写作的题目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了,但是我们还是要熟悉各类应用型文体的格式,以备不时之需,防止在阴沟里翻船。


五是实践练笔。建议大家各写2篇左右的政论文、策论文、领导讲话、工作意见局部,这是针对最后一道大题练练手。写完后自己要查找资料进行修改,直到修改到满意为止。


六是撷取精华。上面说的这些内容都要整理成一个简要的文字成果,临考前反复看一看,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琐碎时间。

源渠遴选下关注.jpeg源渠遴选管家.jpeg


友情链接: